三水乡以“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党建+精准扶贫”为主线,要求各村党支部要强化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树立“党建+”理念,推行“党建+”模式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创新理念抓党建,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015年以来,乡党委以新八村为试点,将农村环境治理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一起,在农村垃圾分类、农家乐发展、茶业培育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旅游名乡”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突出绿色环保理念与地域发展特色,以建设“新八竹海瑶”生态旅游片区及新八茶叶生态园为重点,将合作社引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坚持多元素融合创新,不仅从挖掘三水绿色产业资源、瑶族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入手,还要大力促进农业科技、文化创意、瑶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培育新业态,驱动新八村旅游发展、成熟、壮大。二是以民生为指南针,切实增强开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容环境卫生管理,健全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变化、分享到成果,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一、推行垃圾分类,打造净美瑶乡
2015年,我乡针对农村垃圾处理难问题,以新八村委会为试点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制定出台了《三水乡垃圾分类处理试行办法》和《三水乡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规范指导全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实现由点到面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成立了由驻村领导和包户干部组成的垃圾分类宣传小分队,结合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由乡、村、组干部一起到每户农户家里,上门解说垃圾分类处理的目的、意义和做法,从方式方法上指导村民科学开展垃圾分类,提高村民垃圾减量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水平,我乡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一是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村委会提高卫生整治奖补标准。二是建立积分兑付奖励制度,实行积分兑付奖励品机制。并将垃圾分类处理纳入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执行。进一步调动农村基层组织自治主体的积极性。
实行垃圾分类、整治卫生环境后,村庄变整洁、卫生环境甚至堪比文明城市,村民们不仅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纷纷开始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组织实施、带头执行垃圾分类开展卫生整治的村干部获得了村民的称赞,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有效提高。
二、突出生态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新八村生态优美,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景致,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2015年,三水乡党委经过考察,确定资助支持开发新八旅游。2015年,乡党委聘请广州智立策略机构为新八村度身制定了《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区项目总体策划》,并按规划逐步建设起新八竹海瑶旅游度假区。
新八旅游区沿着新八溪南北向纵深发展,以红心村为核心主体,分为“红心竹海瑶文化创意游片区”、“茶竹田乡村休闲游片区”、“山溪谷露营探秘游片区”。走在新八村,游客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感受到不同的乐趣。在红心村,游客可以体验最有特色的民宿。在旅馆内,游客可使用传统的农用厨具自行烹饪,并把餐桌移至庭前,实现真正的“野炊”,品尝当地特色菜式。村中设有特定的自行车租赁中心,自行车绿道由红心村一直延至小东口。村边毗邻河道,适宜游客踏玩,河边可供烧烤之用。在茶坪村,有一条人行绿道,经附近山林延伸至小东口,山林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沿路种植当季的观赏性花草树木。在大岭村,附近的梯田已种上茶叶,供游客亲手采摘,自行烘焙,品尝自己的劳作成果,河边铺有草皮,摆有石头椅,是浪漫之地。在小东口村,在这里更是种有连片的茶叶、毛竹等,形成壮观的茶叶基地、毛竹海。游客可到竹海自行挖笋、摘野菜野果,冬天还可观赏雪景。
三、成立旅游合作社,融入瑶乡生态游。
我乡充分利用新八村独特的区位旅游优势,以“春品茶、夏避暑、秋赏竹、冬观雪”为主题,提炼出“瑶、竹、茶、农”四大独具优势的核心元素,确立“瑶”为魂、“竹”为核、“茶”、“农”为载体的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瑶乡旅游新亮点,并帮助成立了新八旅游合作社,下辖两大特色旅游品牌:“竹福茶坪”有机生态茶叶和“新八竹海瑶”旅游项目。
在旅游合作社成立过程中,我乡党员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帮助农民算经济账、稳定帐、技术帐等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加入合作社。
新八旅游合作社是当地村民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转变观念,发挥自身优势,抱团经营拓宽致富渠道的一个新突破,群众自觉性和积极性都比较高,通过涉农资金整合,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投入了将近400万元。该合作社在红心村村口设立了游客接待站,负责接待团体游客和散客,统一分配游客,也可自选接待户。另外,合作社开展的主要工作还有:规范农家乐餐饮、住宿服务,统一定价、统一接待、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客源、统一管理、统一宣传营销,这主要涉及制定统一的价格、菜单和接待标准等。还要发展农业观光园,开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协调做好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处理游客投诉,监督接待户整改,提升整体环境,增强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接下来,我乡还要鼓励更多的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农村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创办领办合作社,主动挑起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担子。同时,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社员的培训,增强其综合素质,重点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新型农民致富带头人为核心去创办更多的合作社,让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兴办、参与合作社的好处,以此引导和推动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在对外宣传方面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结合我乡村旅游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整体对外宣传,吸引游客。
四、抢抓机遇,开发绿色生态产业。
三水乡多次邀请了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到新八村实地考察茶叶产业的发展,并确定了茶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引导村民自愿互换整合土地承包权或通过入股、合作、租赁整合土地经营权等方式整合土地发展茶叶种植。2015全乡已种植本地野山茶叶900多亩,成立了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2条茶叶生产线。接下来,我乡将一方面组建茶产业发展培训基地,积极联系省农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来三水乡对茶农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茶农种植技术和制茶工艺。另一方面引进品牌茶叶企业,畅通茶叶茶青的销售渠道,确保茶农增收,打造出三水乡的茶叶品牌,促进三水有机生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做大乡村旅游。
下一步,我乡将抓住“都市短途休闲度假游”需求强劲的市场机会,认真梳理挖掘当地资源的优秀因子,并通过文化创意的手段,开发建设多元化、系列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打造集“竹海观光游憩、竹林创意休闲、竹村民宿度假、竹山时尚运动、竹溪自驾露营、竹宴美食购物”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岭南‘竹海瑶’创意村”,使新八竹海瑶成为连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为建设美丽幸福新连州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是依托三水乡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优势,扩大茶叶的种植面积,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将茶产业发展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三水茶叶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农家乐实现旅客自主摘茶制茶一条龙服务,实现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战略共赢。
二是大力发展农家乐,努力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进一步完善农家乐优惠办法,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用好丰富竹海资源,借助特色瑶族文化,把“家园”和“田园”相结合,大力发展优质特色景观休闲农业。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将部分农村转变为旅游景点、将部分农民转变为旅游从业者,以旅游开发带动农家乐发展和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
三是深入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以“旅游+”发展战略创造无限作为空间,认真梳理挖掘本地区资源,打造集“竹海观光游览、竹海创意休闲、竹村民宿度假、竹山时尚运动、竹溪自驾露营、竹宴美食购物”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岭南‘竹海瑶’创意第一村”。
同时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建立分工合作、农工贸商游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以旅游为龙头,种植业、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多产业跨界联动、协同创新、合力发展,并由此创造复合盈利、叠加效益,从而带动区域腾飞发展。